謝振東同志,江西省玉山縣人,1975年4月出生。1994年7月畢業于贛州地質學校地質普查與找礦專業。2008年1月函授本科畢業于東華理工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,獲工學學士學位。先后任江西省地礦局江西地質調查研究院項目專題研究組長、項目課題負責人、省局科研項目副負責、國家專項項目副負責等職。曾榮獲2004年度江西省“省級青年崗位能手”稱號、第八屆江西省省直機關“省直優秀青年”稱號、并多次被院(隊)及局級團委授予“優秀共青團員”、“優秀共青團干”等榮譽稱號。長期在野外一線從事地質工作,先后從事過基礎地質調查、環境地質與災害預警和農業地質調查工作,先后主持或參與25項地質成果和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寫,取得了顯著工作成果。
2001-2003年,作為主要成員參與《長江中游鄱陽湖及江西江段主要水患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》項目負責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工作。該項目成果榮獲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。
2003—2010年,作為技術骨干參與省部合作特大型項目《江西省鄱陽湖及周邊經濟區農業地質調查》項目工作全過程,在整個工作的不同階段先后負責鄱陽湖沉積物采樣技術方法研究、富硒土壤資源評價、鄱陽湖湖底沉積物地球化學評價、江湖生態系統的地球化學環境評價總結工作,參與該項目的4份報告和2個專題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。2004年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《富硒土壤資源評價》子課題工作,為江西省首次發現一批天然富硒農產品,并探索出一套適合江西富硒土壤資源的評價工作技術方法。特別是2007年負責豐城市的富硒資源優選與評價工作,為豐城市人民政府在董家鎮建設“中國生態硒谷”起了重要的基礎性技術支持作用,該成果已成為全國富硒土壤資源開發利用的典范,取得了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。于
2006-2008年在《富硒土壤資源開發利用試驗研究》科研項目中,作為副項目負責人負責開發利用試驗技術方案設計、方案的實施以及試驗技術成果總結工作,并主持項目成果報告編寫,該項目為江西省首次開展的試驗研究工作,通過試驗探索出兩項富硒農產品生產實用技術,為合理利用富硒土壤提供了有效方法。
2009年所參與的《江西南昌地區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》項目,獲得2009年度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。
多年來該同志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,撰寫了專業學術論文20多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11篇,其中數篇刊登在《中國區域地質》、《中國地質》和《地質通報》等地質類中文核心期刊上,并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1篇和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宣讀2篇項目研究成果論文。